研究院产业化部聚焦再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开发适用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积极转化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形成具备再制造产品开发、工程与装备产业化的一站式服务能力,提升再制造产业进步。目前我院正积极开展,围绕再制造产品及工程开发、技术及专利转化、技术推广及应用、产品及项目孵化四方面开展工作。
成果转化
ACHIEVEMENTS
产品及项目孵化
公司投资1亿元,建成占地10亩、建筑面积7000余平米再制造成果转化基地。目前已有电机再制造项目投产建设,电机再制造采用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型磁钢和磁阻材料,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子永磁化再制造和电机整体节能系统再制造的成套关键工艺技术。
技术推广及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发展、繁荣经济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院已具备新技术迅速推广应用的四方面条件:1、研究院开发的再制造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性和技术适应性,研究试验数据完整,原理设计、工艺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研究院的新技术能够适应使用单位的资源、能源、工艺、装备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投产使用后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2、 研究院具备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责任心。3、研究院建立健全了新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4、新技术投入使用后,已做好了相应的工作,从制度上、组织上巩固成果的应用推广,并不断对新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使之日趋完善。
研究院与德国KLEENOIL合作,共同研发出适合我国再制造装备的油液过滤系统和智能检测设备,已大量应用到风电、盾构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装备上。
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再制造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该电机在原有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部分材料,并通过对转子的优化设计,实现了电机的节能改造。目前,该项目已投产并应用到隧道通风系统、油田抽油机、纺织、陶瓷水泥等行业。
技术及专利转化
本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1项,涉及金属涂层的制备、熔覆再制造、装备防护罩制备、纳米薄膜制备等领域。研究院开发了融机器人、反求测量、GMAW熔覆技术为一体的柔性增材再制造技术平台。实现铁基轴齿类零件的精密再制造成形。研究院开发的三维体积损伤修复增材再制造技术已经应用到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修复中。
再制造产品及工程开发
再制造产品工程开发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开发方式,它针对的是损坏或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研究院在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装备、矿山设备、蒸汽轮机等特殊行业、关键零部件上,研发出一系列性能可靠的再制造产品和再制造工艺技术。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再制造产品工程开发能力的企业。